
在街機遊戲引入香港初期,香港的機鋪(遊戲中心)玩家就有了這個習慣:用一元「跟機」排隊。一元是到目前也在香港遊戲中心入幣時會用到的硬幣,用來排隊也是最方便不過。當時若是有人在桌上放下一元,便是示意他在排隊等你這部機。在玩的玩家若是玩完了所有錢、或是該場完結後便要讓出位置讓下一位排隊的玩家。
在街霸拳王的年代(90年代),無論是賽車、格鬥遊戲,把桌上的錢打光才讓給下一位是無可厚非的,也是大多遊戲年齡較長的玩家所認知的「一蚊跟機」,被部份人稱之為「放枱」、「香港例」。
轉變是從konami跳舞機DDR引入香港開始,音樂遊戲需要較多時間一局,跳舞機也會用上較多體力。當時玩家在DDR上引入了獨有的跟機方法:玩一局就讓下一位。
DDR吸引了不少年輕人、機鋪新手,久而久之便把「一局讓位」視為標準,在不同情況下帶到其他遊戲中,引致其他遊戲的玩家不滿,但也慢慢令其他遊戲的玩家也習慣了一局讓位。在00年代初曾有不少玩家在不同地方上激烈討論過。
在00年代後期,大家在不同遊戲、不同機鋪中便約定俗成地有了各自的跟機規則,例如音Game這類一局十多分鐘的遊戲,使用的是一局完結就讓坐、而賽車Game等便是沿用原有的「香港例」,這些也有不同的機鋪,根據不同常駐玩家的習慣而有微妙的差異。
但自從互聯網普及,引發了某件事情。
在2016年代,maimai PiNK的更新意外地引入了下一批機鋪新手。部分人不知道「跟機」的潛規則(容許我用這詞,這是沒明文規定的),再次引發了新舊玩家的激烈討論,但這並沒有讓跟機這個文化有改變。此後,澳門有機鋪因此引進了模仿日本的「簽名排隊」,但香港的大家仍然習慣用一元排隊。
雖然這樣說,但在在場全部人都認識的情況下,似乎有些人也不會跟機。
到目前,就算部分機鋪改以用儲值卡收費,大家仍是拿出硬幣(沒指定要一元,是硬幣就行了。)跟機。請放下硬幣示意排隊,不要拿走別人的硬幣,也記得要帶走自己的硬幣啊!(沒拿走的話場務會收起你的跟機硬幣)
(註:音樂遊戲請勿在玩家遊玩時跟機)